首页

sm网站优美之家

时间:2024-07-06 00:58:41 作者:(年中经济观察)极端天气频发会否影响中国粮食安全? 浏览量:82622

 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(记者 陈溯)今年入汛以来,中国极端天气频发。6月,华北、黄淮等地干旱快速发展,长江流域遭遇历史同期第二多强降雨。中国粮食安全会否因此受到影响?

  进入夏季,中国出现“南涝北旱”现象,南方强降雨具有极端性。据气象部门统计,6月10日入梅以来(6月10日至30日),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降水量分别较常年同期偏多49.2%和18.6%。强降水造成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安徽、湖北9省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等灾害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,南方强降雨主要影响水稻生长区,水稻是水生作物,洪涝灾害对其影响不大,且当前尚处于年中,随着后期加强补种和技术干预,仍可挽回一定损失。“作为重要口粮之一,中国稻谷库存充裕,南方洪涝灾害对中国大米安全供给影响比较有限。”

  与此同时,华北、黄淮、江淮持续少雨高温,干旱快速发展,农业生产面临挑战。李国祥认为,6月干旱正值小麦收获季后期,对其影响较小。旱情主要影响玉米夏播时机,由于后期天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,应重点关注其对夏播的影响。

  据农业农村部公开信息,占中国全年粮食产量20%以上的夏粮今年丰收已成定局。当前正值秋粮生长期,展望后期,能否保障全年粮食安全主要取决于水旱灾害对其影响如何。

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,目前秋粮玉米正处于出苗和生长期,水资源保障十分重要。从现实情况来看,中国大中型灌区水资源基本能够得到保障,灌区粮食产量占全国75%以上,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顶梁柱作用。“从整体情况判断,尽管水旱灾害频发,只要应对措施得当且不发生大面积极端变化,不足以影响今年国家粮食安全,不用过度担心。”

 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,也是农业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。极端天气频发之下,官方已行动起来,采取加强气象监测预警、农田水利调控、农业技术减灾等多种措施减轻灾情损失,全力保障粮食安全。

  姜文来表示,近年来,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,抵御水旱灾能力不断增强。2000年至2022年,中国平均每年因旱灾粮食损失为223亿公斤,而2013年至2022年平均因旱灾粮食损失为136亿公斤,粮食生产抵御旱灾能力显著增强。

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,极端干旱、水灾发生的频次和强度不断增加,对农业生产的挑战也在加剧。

  李国祥表示,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,要加强农业灾害防控体制机制建设,细化各项应对措施。如以前通常是“南涝北旱”,在极端天气影响下,现在北方也易出现极端暴雨。去年华北地区遭遇的严重涝灾,就提醒北方地区要加强排灌系统建设。

  姜文来提醒,应对极端气候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,仍然任重道远。要强化现代化手段,加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,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新健康丨上海肺结核疫情稳步下降 今年启动无结核社区建设

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王天毅作为联合编剧,深度参与《第二十条》剧本创作。剧本中,涉及检察官工作的内容都由王天毅执笔。《第二十条》是国内首部聚焦“正当防卫”议题的法治题材影片,以艺术性的角度向观众阐明:“法不能向不法让步”不是口号。

乌鲁木齐警方邀请市民走进警营共度国庆

从一名拖车司机成长为大国工匠,又随着智能化生产的发展成为“AI师傅”,在成卫东看来,人工智能是人类探索世界、更好生活的工具,在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,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需要有更多学习与提升的机会,“我会持续关注行业发展,关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将职工们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上。”

截至202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5.8万人

他们前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(珠海)、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、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、横琴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(华发)创新产业园和“二线”横琴大桥通道等工作一线,详细了解当地在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、培育海洋经济、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、建设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工作进展。

推动“三农”短视频生产 助力乡村振兴

高纪凡告诉总书记,他所在的企业20多年来专注自主创新,奋力抢占光伏领域技术高点。通过校企合作、产学研贯通,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,装备、原材料基本上实现国产可控。

车俊: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

湖里水质改善,源自岸上入湖负荷下降。得益于环湖截污等工程措施,洱海流域城乡生活污水得到系统处理。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,洱海边上的古生村告别大水大肥,村民何利成管理的500亩稻田,尾水先被暂存进自建的库塘,零散的沟渠尾水则会进入村里的库塘,经过茭草、菖蒲的吸收,氮磷浓度降到限定值后才再次穿村而过;在洱海畔又拐了个大弯,经过湿地沉降、鹅卵石过滤后,才一股清水入洱海。如今,4.8万亩人工湿地这样守护着洱海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